2-1教学 情况 | 实验课程数 | 面向专业数 | 实验学生人数/年 | 实验人时数/年 | |||||
| 25 | 42 | 8208 | 41431 | |||||
序号 | 实验课程 名称 | 主讲教师 | 学位 | 专业技术职务 | 面向专业 | 实验学生人数/年 | 实验人时数/年 | ||
1 |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A(实验环节) | 姚红梅等团队成员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全校理工科各专业 | 6746 | 26984 | ||
2 |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B(实验环节) | 姚红梅等团队成员 | 博士 | 副教授 | 全校理工科各专业 | 237 | 948 | ||
3 | 深度学习及应用(实验环节) | 廉春波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30 | 240 | ||
4 |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(实验环节) | 郑雄波、姜行洲、李晓乐 | 博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15 | 30 | ||
5 | 数学建模(实验环节) | 沈继红、王淑娟、王立刚 | 博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82 | 656 | ||
6 | 离散数学(实验环节) | 邓廷权、杨明 | 博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82 | 656 | ||
7 | 数值计算(实验环节) | 凌焕章、姜行洲 | 博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82 | 1312 | ||
8 | 数值计算软件(实验环节) | 张晓威、王淑娟 | 硕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82 | 1968 | ||
9 | 数学实验(实验环节) | 张晓威、王立刚 | 硕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96 | 3072 | ||
10 | 矩阵计算(实验环节) | 杨丽宏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55 | 440 | ||
11 | 模糊集理论及应用(实验环节) | 邓廷权、杨明 | 博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40 | 240 | ||
12 | 小波分析(实验环节) | 张晓威、王立刚 | 硕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26 | 208 | ||
13 | 微分方程数值解(实验环节) | 沈继红、王淑娟 | 博士 | 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43 | 344 | ||
14 | 最优化方法(实验环节) | 王宗原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26 | 208 | ||
15 | 流体力学中的数值方法(实验环节) | 周双红、李晓乐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48 | 384 | ||
16 | 人工智能(实验环节) | 张文颖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60 | 480 | ||
17 | 高性能计算(实验环节) | 王立刚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67 | 1005 | ||
18 | 视觉分析中的张量学习导论(实验环节) | 周永亮 | 博士 | 讲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34 | 68 | ||
19 | 神经网络方法(实验环节) | 王淑娟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30 | 60 | ||
20 | 运筹学(实验环节) | 杨丽宏、姜行洲 | 博士 | 副教授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83 | 664 | ||
21 |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(实验环节) | 王晓莺、姚红梅 | 博士 | 教授 | 能源与动力工程(未来领军)、核工程与核技术(未来领军) | 61 | 366 | ||
22 |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(实验环节) | 贾念念、廉春波 | 博士 | 教授 | 能源与动力工程(未来领军)、核工程与核技术(未来领军) | 61 | 366 | ||
23 | 微积分(一)(实验环节) | 柴艳有、王晓莺 | 博士 | 教授 | 能源与动力工程(未来领军)、核工程与核技术(未来领军) | 61 | 366 | ||
24 | 微积分(二)(实验环节) | 柴艳有、王晓莺 | 博士 | 教授 | 能源与动力工程(未来领军)、核工程与核技术(未来领军) | 61 | 366 | ||
25 | 数学零距离(实验环节) | 沈继红、王淑娟、王立刚 | 博士 | 教授 | 全校理工科各专业 | 222 | 1776 |